无限小说网提供卑鄙的圣人:曹操8最新章节TXT免费阅读
无限小说网
无限小说网 总裁小说 灵异小说 经典名著 都市小说 官场小说 武侠小说 网游小说 穿越小说 军事小说 乡村小说 综合其它 言情小说
小说排行榜 短篇文学 架空小说 历史小说 竞技小说 玄幻小说 仙侠小说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重生小说 耽美小说 校园小说 科幻小说
好看的小说 猎艳江湖 妖界游记 与你同眠 青舂韵事 恋乳少年 恋母往事 我和姐姐 新婚泛爱 恋落琉璃 错位情缘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无限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作者:王晓磊 书号:44576  时间:2017/12/3  字数:15285 
上一章   第十一章 冀州不稳,曹操怒责曹丕    下一章 ( → )
幕府训子

  虽然西征因冀州叛而中断,但曹成功袭破了关中诸军,夺取了大片地盘,又派夏侯渊等将分兵镇守长安,已对凉州构成泰山顶之势。杀敌夺地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仗曹挽回了威望,他终于从赤壁战败的泥潭中身,重新站立起来。这不仅是对敌人的震慑,也是对汉室朝廷的震慑。

  曹班师之际,在董昭斡旋下朝廷又发来诏命表彰曹的功劳;并决定将河内郡辖下、朝歌、林虑,东郡辖下卫国、顿丘、东武、发干,巨鹿郡之廮陶、曲周、南和,广平郡之任城,赵国之襄国、邯郸、益(赵国为郡国,襄国为县)共计十四县并入魏郡管辖;此外又封丞相之子曹宇为都乡侯,曹玹为西乡侯。曹宇乃环氏最小的儿子,还不到十岁;曹玹虽已弱冠,却是侧室秦氏所生,性格平庸恬淡。这两位公子自然不会对社稷有什么功劳,毫无疑问这又是幕府授意而为。冀州是曹根据地,魏郡又是冀州的首郡,其他州郡的地盘纳入魏郡管辖,这意味着曹直接统领的地域越来越大。修建邺城,五子封侯,扩大地盘,曹家俨然已成国中国之势。

  不过回到邺城的曹并没因此而高兴,首先等待他解决的是叛的善后事宜。幕府与魏郡所有官员齐聚听政殿,与其说是一场会晤,还不如说是提心吊胆听候曹处置。

  留府长史国渊、护军徐宣、五官中郎将曹丕及其长史凉茂、功曹常林五人齐刷刷跪倒在堂口。他们是此番留守的主要官员,无论叛的原因何在,责任必须由他们承担,故而会晤一开始就主动出来请罪。曹手据帅案面沉似水,只是望着堂外的铜壶滴漏,半晌没有说话;其他属官也不敢轻易做声,都低着头屏息凝神,犹如泥胎偶像。大堂上静悄悄的,酝酿着紧张的气氛,连掉针都听得见。

  所有人都料定曹立时就要拍案大怒,但他们猜错了,沉默良久之后他仅是翻了翻案头上的公文,平心静气道:“国长史,你上奏的叛贼数目是否有误?我连接几道军报,仅河间一带叛者就要数万,除去贾信、曹仁诛灭的,至少还有同万余,你上奏的数目为何只有数千?”

  国渊往前跪了两步,低声道:“素常将领破敌为炫耀功劳往往以一为十多报数目。但臣下以为此番平与以往不同,故而斟酌了一下。”

  “有何不同?”曹倒想听听他的理由。

  “以往征战乃是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彰显武功震慑不逞之徒。但是河间在丞相封域之内,平灭叛虽有克捷之功,不过…不过…”国渊说到此处显得很为难。

  “不过什么?”

  国渊仓皇叩首:“臣下窃之。”天下皆知冀州乃曹老巢,这里发生叛无异于证明曹氏失德,上报的叛越多曹的脸面越不好看。以往征战平叛者大多以一当十夸大数量,以彰显功劳震慑百姓,国渊反其道行之,莫说没有虚报,就连原先被贾信归为叛的人都反复筛检,但凡可恕的、可悯的、盲从的,能删减尽量删减。固然这是为曹面子考虑,但也挽救了千余条性命。

  曹点头:“好学近乎智,知近乎勇。这般用心可谓良苦,你起来归班吧。”

  “臣下有罪。”

  曹扬了扬手:“罪不在你。”

  “谢丞相宽宥。”国渊起身施礼,颤颤巍巍退回班中。

  曹又道:“徐护军,你也无罪。”

  徐宣却不肯起来,跪在那里连连摇头,痛心疾首道:“圣人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臣下治军不力,战事起时又未能亲临战场,实在罪不可恕。”他说得倒是心里话,仗还没打兵权就让曹丕夺了,他这个护军确实没脸。

  曹挤出一缕微笑:“当初老夫选你为留守护军,根本不是觉得你有治军之才,乃是用你之德。此番叛起于民间,并非士卒生患,足见你不辱使命。惜乎统事之人不解老夫用心,未能学到你的仁德,倘能得你之一二,焉能有此叛?”所谓“统事之人”自然指曹丕,看来曹已把这笔账完全记在儿子身上了。

  徐宣哪好开自己,赶忙道:“并非五官中郎将之过,全是我等辅佐不力…”

  “老夫说了不治你罪,起来!”曹不愿听他说下去。

  徐宣猛一抬头正望见曹严峻的目光,不敢再争辩了,只得起身施礼退归班中。曹又指了指凉茂、常林:“你们俩也起来。”

  “丞相,我等…”两人也要叩头请罪。

  “老夫已经听说了,你二人辅佐我儿尽心尽力,叛伊始又力阻其亲征,实是有功无过。”

  凉茂哪敢领这功劳,忙替曹丕说好话:“五官中郎将天生明睿,若领兵平叛必能马到成功,皆因我等行事过于谨慎,唯恐政事疏漏才劝谏其不要前往。无心而为之,实在算不上什么功劳。”

  曹冷笑道:“有心无心老夫都要谢谢你。天生明睿?嘿嘿嘿,若真叫他领兵平叛,现在还不知成什么样呢!”这已经是赌气的话了。曹丕在下面听得又害怕又委屈,实不明白父亲为何这般轻视他的能力,为何就武断他平不了叛军。

  常林还想再解释两句,却被曹喝断:“老夫说无罪就是无罪,你们都给我起来!”凉茂、常林不便违拗,尴尬地瞧了一眼曹丕,只得起身归班。

  偌大的听政堂只有曹丕一人还跪在地上,曹却不急着发落他,只是翻阅着公文阴沉着道:“你给我跪到一边去,等办完了事再与你计较…”只这一句话,所有臣僚尽数衣跪倒:“丞相息怒,宽宥中郎将大人。”

  “宽宥?老夫能原谅他一次,能次次都原谅吗?”曹脸色愈加难看“此事与你们无干,都给我起来!”

  此等情形下谁好意思不管?大家仓皇叩首,请求曹宽恕曹丕,竟无一人起身。曹见此情形愈发不快,把手中竹简一摔,厉声道:“我叫你们起来,没听见吗?难道你们都得了他几箱锦缎,为他说话吗?”

  这句话一出可把众人吓坏了——前番曹丕给群僚送礼,在场之人大半收了,倒不是贪图那点锦缎,而是不敢得罪曹丕。如今曹把这事扯出来,若再讲情非落个交通公子、结营私的罪名不可,故而都似针扎了一般站起来,不敢再言语了。

  曹得理不让人,腾地站了起来,终于冲曹丕发作道:“你以为这些事我不知吗?身为丞相之子贿赂朝廷幕府官员,不遗余力邀买人心,以为这样就能保你继承为父之位?倒是鸣狗盗有才华,什么都没学会先学会夺营争权了!惜乎老夫要的是公忠体国诚心任事之人,不是这等蝇营狗苟的伎俩就帮得了你的!”

  曹丕跪在一旁,双手紧紧抠着砖,脑袋得低低的。如此隐秘之事父亲竟公然挑明,不啻是当众把他扒得光,情何以堪?

  曹慢慢压抑着怒火,一边踱着步子一边道:“你也是二十多岁的人了,老夫本想成全你的面子,哪知你竟不识趣。朝廷授你官职,你不忙着具表谢恩,反而带着一帮人出游南皮,你非但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又何尝把为父放在眼里?随你去南皮的人我都知道,左不过是你那乌七八糟的一。你们都密议些什么勾当?说!”

  得官出游是实,但曹丕只是与众人赏风月,曹说他有密谋,这便是胡乱揣测了。记室刘桢、阮瑀皆是出游南皮一份子,有心出来说句公道话,唯恐引火烧身,又被曹说成是乌七八糟一,都吓得脸色煞白呆若木。曹丕有冤无处诉,肠子都悔青了,只能苦苦分辩:“父亲,绝无此事,绝无此事啊…”曹哪肯听他解释,兀自恶狠狠道:“那窦辅得了你什么好处,在我身边整絮絮叨叨说你的好话,此番征战他亡于阵中,老夫原有意追奖,但因为你的缘故,老夫决定不追表他了。免得那些目光短浅之人觉得跟着你有好处,三三两两都去巴结你!至于那些跟你穿一条子的人,你放心,他们也好不了,咱们有账慢慢算!”

  曹丕又悲又痛,一个窦辅事小,可后谁还敢亲近他,帮助他?曹这是要砍断他的人脉啊!

  曹越说越气,指着曹丕的鼻子破口大骂:“老夫一再包容你训教你,你几曾入耳?我坐镇冀州七载,扪心自问绝无亏欠百姓之处。你任事不过半年就捅出这子,不是你失德又是什么?那反叛的田银乃是河间一家豪族,苏伯不过区区一佃农!为父真是打心眼里佩服你,不到半年的工夫,豪强庶民都叫你得罪遍了,你可真有本事!幸亏你只是我儿子,若生在皇家坐天下,岂不是天下皆叛?你小时候为父就不甚放心,读书之时便投机取巧,兄弟们一处打猎,永远是别人先发你趁取利,回来的东西就说是自己的。攻下邺城之时人人都忙于军务,唯独你私闯袁府惊人女眷,寻花问柳无所事事…”

  这一大套没头没尾的话扔出来,在场之人全愣了。连小时候读书打猎都想起来了,还把甄氏之事拿出来重提,这都是哪年的黄历?全是蒜皮的家务事,真正有分量的只有叛,而该为这场叛负责的究竟是谁?曹这根本就不是教训,而是一场宣,要把数年来对儿子的不以及惨败赤壁以来的憋闷都宣出来。

  曹丕没想到自己会变成出气筒,只觉父亲仿佛要把天底下所有的罪责都扣到他头上,除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叩首请罪,还能怎么办?

  曹劈头盖脸数落个没完,陈芝麻烂谷子都想起来了,继而又望着堂外的铜壶滴漏,瞧着那滴答滴答的水珠冷冷道:“人之一生何其短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我是老了,但我要找一个才干超群的后继之人,似你这般无才无德后有何可为?但凡昂儿、冲儿还在,岂能轮到你这等不肖之徒?我死去的儿啊…”其实说了半天,这才话归正题。曹本心里想念的还是曹昂、曹冲,故而才会把曹丕一丝一毫的错误无限放大,他不喜欢的仅仅是曹丕的性格,单论为人处世也没什么大不可的,世上父母没有不偏心的。

  卞秉早听不下去了,又因外甥修建铜雀台之事替自己背了黑锅,心中实在不忍,仗着外戚的身份出班劝道:“丞相暂息虎狼之怒,大公子恪勤孝俭,未尝有过…”

  话未说完曹便扭脸斥道:“你这个舅父当得好,果然替你外甥说话,并州民役之事我还没找你呢!这帮孩子自小到大被你哄着,你何尝教过他们学好?整就知道带着他们胡玩,娇惯得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如今惹出祸来,你还有脸替他讲情!”一席话把卞秉骂得脸死灰。

  今天曹实在有些过分了,国事家事混为一谈,而且六亲不认。连舅爷说话都不管用,别人更不敢随便搭茬了,大家眼巴巴望着他,都不知如何是好。曹气在曹丕面前踱来踱去,不知为何,这会儿曹丕越是唯唯诺诺曹越有气,已经开始琢磨剥夺他五官中郎将之位了。

  突然有个高亢的声音嚷道:“丞相,属下有一言望您深纳。”众人皆感诧异——什么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做仗马之鸣?大家侧目望去,只见一个五十出头的皂衣官吏迈步出班。此人虽是文士,却虎目虬髯相貌雄伟,声若洪钟震惊四座,正是幕府西曹掾崔琰。

  “此乃我父子之事,你有什么可说的?”曹知他是个直人。

  崔琰又向前凑几步,拱手道:“丞相身系天下之重,又岂有寻常家事?去年公子也曾派人给我送锦缎,属下未敢收纳,此事丞相也已知道。所以属下绝无私弊之心,所发之论还望丞相详思。”

  曹丕一见崔琰站出来,心都快蹦出来了,只当他是曹植一,必是要趁机进谗落井下石,心盼着父亲也把他顶回去。哪知曹却长叹一声:“你非说不可那就说吧。”

  “诺。”崔琰趋身道“既在其位忠于其事,五官中郎将身负留守之任,在他治下冀州叛,无论因何而起,此事实在也难干系。”听到此处曹丕心都凉了,料是此人攻击自己不遗余力,必要害得自己失宠丢官,哪知话到此处口风又变了“不过…河间之源何在难道丞相不明?前番赋税骤增,士民不因而生怨,加之丞相领兵在外冀州空虚,才有好之辈从中挑拨生事,中郎将至多是监察不力。再者,平心而论丞相真授予他权柄了吗?所有留守重臣皆有便宜之权,中郎将自己能做什么主?丞相府、冀州府、五官中郎将府,三方差事都到他一人头上,恕属下直言,即便丞相您也未尝这般辛劳过吧?怎么能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中郎将呢?”换做别人万不敢说这番话,唯崔琰平素就有公正之名,故而理直气壮毫不隐晦。

  曹丕简直不敢相信,崔琰竟会替自己说话,而且句句切中要害,仿佛都出于自己肺腑。猛然间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若不是跪在大堂上,这会儿他早就垂泪沾襟了。他意识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崔琰果如吴质所言,乃是公忠体国耿介之士。真正的大臣永远是站在公理一边的,不会因为与某人结亲而改变公正之心。疾风知劲草,他由惧转悲,又由悲转恨,恨自己目光短浅,以为小恩小惠就能笼络世人,实在是把这些大臣看扁了,把天下的事看简单了。

  也是崔琰素来不偏不倚实事求是,竟把曹问得哑口无言,不过这等敢犯盛怒的胆子确非常人可及。崔琰见曹气没有辩驳,又转过身对在场诸臣道:“方才丞相说中郎将万般不是,我却要斗胆说他一宗好处。前几东曹调在下族弟崔林为冀州别驾,中郎将言道有私弊之嫌。这句话说得好!我等为官皆当有谨慎之心,公子这句话不单是为幕府之政、朝廷之政着想,也是为我崔氏一门的名节着想。半年来中郎将诚心任事踏实肯干,理万机未尝有一时之清闲,大家有目共睹,岂能以一过而掩百善?”玠比崔琰更知道细情,但凡事隐恶扬善,崔琰既把这说成是曹丕的好意,他也不必点破。

  只要有一个肯出来仗义而言的,别人也就好说话了。国渊立刻接过话茬:“崔西曹所言极是,在下每与中郎将一同理事,这半年里一应政务无论大小,他总要反复斟酌才能定论。《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正是中郎将不厌繁琐过人之处。现在想来当初颁布新税之时,中郎将也曾嘱咐我等小心行事免生事端,若是我等能多加留意也未必有这场叛啊。”众人纷纷点头——国渊所言不失公允,论才干曹丕远不及其父,但勤政实干却是不折不扣有目共睹的。

  就连徐宣也出列道:“河间起事出突然,中郎将虽越俎代庖却能决断于瞬息,又引鲜卑兵阻敌于幽州,避免事态恶化。如此当机立断也算不辱丞相之明了。”

  这几个大臣都是正人君子,是不轻易谬赞的,既然一致肯定曹丕,至少证明在他们心目中曹丕是合格的。其他人也随着低声附和,凉茂、常林都是曹丕属僚,不便在这时候替他说话,只连连点头赞同。曹丕心里已踏实一半,见此情形更是感动得没话说。世间谁才是真为自己好的人?平里这几个大臣不苟言笑,看似不好打交道,真到了关键时刻却是他们仗义直言。直到此时他才明白,父亲给他选的这几条膀臂都很好,并没有人故意与他作对,而是职责所在。这些忠贞的大臣不但匡正曹丕的过失,也在时时刻刻匡正曹的偏颇。

  曹已无话可说,只觉口仿佛堵着一块大石头,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一代丞相焉能不明白事理?可是对于刚才的那一场发作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能理喻,有对曹丕长期的不,有叛之后急于遮丑的心态,恐怕更多的是他内心深处一直就不看好曹丕吧。尤其经过这一场西征,他似乎反而对曹植寄予的希望更高。究竟希望哪个儿子继位,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了。不过崔琰的话甚是在理,曹家实际上已担负起天下之重,家务已不仅仅是普通的家务,而是关乎天下命运的决断,有些事就连他自己都无法做主。曹丕这个长子也不是普通的长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是儒家正统所在,这些重要的大臣固然看到其一些才干,恐怕更多的是看中他的身份。对于曹家这等不君不臣的家族而言,儒家礼法的正统观念已无可避免渗透进来,宗法制反倒成了曹丕最有力的保护,即便身为父亲兼丞相的曹都难以撼动…

  环顾着头接耳的众臣、默默无言的儿子,曹的火气戛然而止,反而感到可笑——身为臣子把天子玩于股掌之间,管着比朝廷还多的兵,住着比皇宫还大的宅子,选拔官吏重才不重德,他曹某人可算是世间最离经叛道之徒,可是就连他这样的人都不能超脱正统与礼法的束缚。不想叫臣僚忠于朝廷而使之忠于自己,忠来忠去却不免归于故俗,君不君臣不臣,到底是应该叫属下安守礼教还是该叫大家背弃礼教?这世上还有比曹更自我矛盾的人吗?曹想至此不苦笑,笑自己的无奈;可只笑了两声,忽觉天旋地转脑袋剧痛,连退几步跌坐于地。

  “丞相的头风犯了!快传李珰之来!”连臣僚带儿子全慌神了,搀的搀扶的扶,堂上一片混乱。那位方才还慷慨陈词的崔西曹,一不留神竟被身边的人挤了个跟头…

  世事不息

  曹静静仰卧在鹤鸣堂,灌下一碗李珰之煎的汤药,又用冷水浸了头,已不似方才那么眩晕。赵氏与李氏一左一右跪在他身边,一个给他擦拭水珠,一个为他梳头。卞氏则一言不发抱着曹熊远远坐着,只是唉声叹气——曹丕是她儿子,她也不好说什么。赵氏、李氏都是聪明女子,眼睫都会哄人,跟着夫人过来能不明白是什么道理?手底下伺候着曹,嘴里就念叨着曹丕的好,把这半年来曹丕如何礼待诸位夫人、如何照顾兄弟添油加醋述说了一遍。曹在前堂被崔琰等劝解一番,在后堂又被两位宠妾开导,火气早消得差不多了,只是直勾勾望着卞氏。

  卞氏明知丈夫心里想什么,却故意不看他,轻轻拍着曹熊的背。曹注视她良久,终于忍不住问道:“你是当娘的,你说说你养的这几个儿子哪个最好?”

  卞氏随口道:“谁最好啊…我看熊儿最好,不招灾不惹祸,也不招你生气,处处讨人喜欢。”

  曹苦笑:“你明白我问的是什么,偏偏不肯说。你道熊儿最好,可这小病秧子能成就大事吗?你呀,就是不肯为我想想。”

  “我不为你想?”卞氏鼻子一酸“你何尝为我想过?他们哪个不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我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这世上当娘的都一样,只盼着儿子们和和睦睦,成不成大业都是你们男人的事。你要是真明白就不该问我,只当我是个哑巴好了…”话未说完眼泪已簌簌而下。卞氏也算个女中豪杰,当年曹逃离洛举事,她身处险地再苦再难都没掉过一滴泪,如今却被儿子的事愁成这样,这世上的家事实比国事更难断。

  她这一哭曹也不好再问了,扪心自问对卞氏他只有感激。生儿育女且不说,单是她对丁氏的照顾就够叫曹高看一眼了。虽说世间夫不说两家话,但总有个谁亏欠谁,他这辈子对卞氏亏欠太多了,何必拿儿子们的事再招她烦呢?想至此只有黯然叹息。

  “哟哟哟,我的老姐姐,这是怎么了?”卞秉一脸坏笑走进来,他有内亲身份,丫鬟也不便拒之门外“是不是这俩妹子伺候姐夫,您又打翻了醋坛子?”一席话说得赵氏、李氏不莞尔。

  “去你的!”卞氏破涕为笑“你也一把年纪的人了,嘴上还没个把门的。难怪你姐夫不给你升官,当你的别部司马吧!”

  曹也被他们逗笑了,接茬道:“你们姐俩别假打架给旁人看,我已封了你们卞家为都乡侯,能给我曹某人当内弟还有什么不知足的?若嫌俸禄少,你们偷偷把这府里的财货到娘家去还不够吗?”这话虽是玩笑,却也透着曹的心思,他可不想外戚权柄过重。譬如儿子们的事,私下问问卞氏还可以,若是她们一家子搅和到其中,非了不可!

  卞秉也算功劳赫赫,听姐夫这般话语不免有些刺心。但自己毕竟是当和事佬来的,没再纠下去,凑到榻边讪笑道:“我的好丞相、好姐夫,说也说了闹也闹了,消消气吧。您要是身子得劲出去瞅瞅,子桓领着十几个小子都在外面跪着呢。众臣也都候着,连总不面的程昱都来了。董昭、袁涣刚从外地过来,不明白怎么回事,也在外面等着呢。”

  “唉…”曹叹口气,儿子多了也麻烦,大的二十多,小的似宋氏之子曹衮、刘氏之子曹棘,都还不到十岁,且不论今天之事怨谁,当爹的有病,儿子们都在外面候着,腊月天再冻出病来岂不叫人难受?曹的那点儿气早扔到夜郎国去了。“叫大家都散了吧,今天的事我谁也不怨。你替我告诉老大,叫他别多挂心,是他的错我改再找他,不是他的事…就算我今天急糊涂了吧。”他不好直接跟儿子道歉,有个知近的人传话就妥当多了。

  “好咧!”卞秉笑呵呵转身边去。

  “慢着。”曹又叫住他“你把程昱请进来,袁涣、董昭也叫进来。还有…方才我在前面说了你几句,你也别多心。过几天你安排大伙到铜雀台逛逛,也算是给大家道道这半年多的辛苦。好歹也算打了场胜仗,别闹得都不高兴。”

  “瞧您说的,见外了。”卞秉话虽这么说,摊上这么个喜怒无常的姐夫,提心吊胆半辈子还升不了官,是苦是乐他自己明白。有外臣进来,女眷就不能再呆了,卞氏抱起孩子,带着两个姬妾转过屏风去了。不多时程昱三人进来,都向曹探问病情。

  “无碍了,你们坐吧。”曹坐起身来,一把拉住程昱手腕,让他坐在自己身边“这次平劳你费心了。”

  程昱却道:“老迈无能徒给公子添麻烦,帮倒忙还差不多。”

  “是吗?”曹灿然一笑沉道:“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

  程昱仿佛被锥子扎了一下,他做梦也想不到,两个人私下里说的话竟已被曹得知。转念一想也不奇怪,赵达、卢洪之遍布朝野,处处耳目什么事他会不知道?跟自己儿子尚要动此心机,实在可怖!想至此程昱忙要跪倒请罪,手腕却被曹牢牢攥住,动弹不得,只得低头道:“在下一时糊涂胡言语,望丞相恕罪。”

  曹摇头道:“你为我父子着想,老夫感激您还来不及,怎么能说是罪过呢?别看你是个打仗的,却不仅仅明于军计,也很善于处人父子之间啊。”

  程昱听这话有点儿没底,仓皇道:“多谢丞相不计末将之过,在下后必定慎言。”岂止是慎言,他已暗下决心,后再不敢管他们爷俩的事了。

  曹却道:“你也是一片好心,不过我要考较儿子,你出言指点又岂算他的好处?现在看来子倒是肯为父隐,反是我这当爹的气量小了。”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程昱又能说什么呢?有些事真的不是越明白越好。

  曹抚着他的背感叹道:“昔日兖州之败,若不是有你,老夫焉能有今?似你这等共患难的老兄弟,莫说没有错处,即便有错老夫也不会加罪。”

  “多谢丞相成全。”程昱知其意有所指,曹所说的错处绝非指曹丕之事,而是他自请归隐。虽然程昱上了些年纪,可还没到不能从军打仗的地步,至于养病更是弥天大谎,上好的烧酒他还能喝两坛呢!他前番以送亲为名与荀彧相会,在许都停留数,本想劝荀彧罢手,结果未见成效。曹要夺汉室天下,荀彧要保刘氏天子,眼瞅着两人渐行渐远,只怕早晚撕破脸。到时候像他这样有威望的老资格、老将军如何处于其间?若有一他表态,违拗曹自取其祸,逆来顺受又怎么对得起荀令君?难道也要受荀军师那等罪?故而程昱急勇退,干脆把权一回家装糊涂。

  现在看来糊涂没装彻底,只因与曹丕多说几句话暴了精明,以后更要夹着尾巴做人了。曹知他所思所想,可毕竟是随自己创业的功臣,人家一心要撇清,又能把人家怎么样?又抚慰了几句便叫卞秉搀他出去了。

  袁涣与董昭刚到邺城就赶上这么件事。董昭是去许都为曹跑魏郡增县之事,袁涣却是从家乡陈郡而来。他久历地方之职,堪称一代循吏,敦行教化表彰孝节,深得百姓拥戴。曹特意把他任命为家乡谯县的父母官,监管屯田之事,但几年前闹瘟疫,袁涣不幸感染,回乡养了两年多病才好,瘦得都快皮包骨头了,如今回到邺城是入府待职的。

  曹正为冀州之叛烦心,见他回来如逢甘:“曜卿来的正是时候,大病初愈不要出去为官了,就在幕府补个祭酒之位吧。”

  “全凭丞相安排。”袁涣起身施礼显得很费劲,似乎气力还没恢复,二次落座下意识抚了抚口,沉道“半路听闻冀州出了点儿子,恐是更易田赋所致吧?”这就是聪明人,知道曹想的是什么,把事情揣摩清楚来的。

  “确如你所言。”曹投来一股欣赏的目光“老夫当年为安黎庶降低赋税,每亩地仅取赋四升,又扼豪强兼并,本以为大可收冀州百姓之心。哪知人心不足,如今添了花钱的地方,刚上调一些就惹得豪族、农户都来造我的反。真是人心不古世风下,想起来颇令老夫伤心。”

  袁涣显然不同意这种论调,心不在焉整理着衣襟,等曹发完牢才道:“丞相所言固然有理,但却似管中窥豹未能中的。”

  “哦?”曹没想到他会这么评价自己,不蹙眉。

  “属下久在地方深知百姓之苦。方今狼烟未熄,无一岁不动兵戎,农夫五口之家服役者不下二人,或在官署或充兵卒,其余能耕者不过百亩,所出仅是温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贡官府,给徭役,地方县寺连烧的柴都是百姓供的。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雨,冬不得避严寒,四时之间无休息;又难免乡里嫁娶送往来,吊丧问疾,养孤赡老皆在其中…百姓言‘离人不及太平犬’,只要打仗就有受不完的苦,服不尽的役,亩取四升固然很低,但只要这仗打不完,受苦的永远是百姓啊!”曹并不否认他所言,却道:“并非老夫给百姓点儿实惠就洋洋自夸,这世道便是如此。宁要短痛不要长痛,我东征西讨还不是为了早安定天下?诚如你所言,亩取四升即便不算什么大恩大德,总比横征暴敛要好的多,再者三十税一乃本朝旧制,自桓、灵以来动繁多,实际税收早已在两三成以上,豪族租税甚至有对半分的,我现在提到二十税一也不算盘剥,比昔日袁绍、刘表之制可算厚道多了。”

  袁涣心道,这便是孟子所言“五十步笑百步”却不敢把话说得太难听,略一思索转而问:“丞相以为亩取四升,利益何人所得?”

  “自然是让利于民。”

  “非也,乃为豪绅所获。”

  “何出此言?”曹见他处处与自己唱反调,甚是诧异。

  “属下细细讲来,丞相便知。”袁涣掰开碎解释道“战以来灾祸肆民田荒废,耕农自存者不过少数,大半依附乡里豪族。一者豪族有私人部曲可保性命无伤,二来也是土地兼并迫不得已。丞相您降低田赋,豪族受其恩惠亩税四升,但他们向佃农索取可就不仅仅是四升了。如今您骤然提升,水涨船高,豪强缴赋多了,自然要向佃农多伸手。这样算来,究竟是黎民得利还是豪绅得利?”

  曹辩解道:“此言差矣,当初老夫明明已核定田亩,抄没袁氏死分田予民,并限定豪族名下田产不可过制。”

  “问题就出在这里。”袁涣抬头凝视着他“任何科法律条都得靠人去执行吧?”

  曹一愣,似乎明白点儿了:“你是说…官吏执法不严,豪族依然抢夺民田大肆兼并?”

  袁涣不是来告状的,当然不敢接这话,却委婉道:“当初严不严的属下不在冀州并不清楚,可莫忘了现在又过了六七年,恐怕形势已跟当初不一样了吧?袁氏的豪强是减了不少,不过咱们曹营中…”话说一半袁涣戛然而止,却转而慷慨道“崇实效,去虚文,饬吏治,厚民生,此乃为政万古不变之要!”

  曹渐渐醒悟了——土地兼并这种事不是说控制就能控制住的,也绝非一时做好就能永远做好的。平定河北已经六七年了,曹营新贵们也在不断扩充家财,新豪族产生了,旧豪族也度过了蛰伏期,兼并势头有增无减。虽说制度上有限制兼并这一条,天长久就松懈了,他自己都不敢从根本上撼动豪族,何况那些治理地方的小吏?地主兼并增加田赋,苏伯那样的佃农要反;而曹氏亲信又比一般地主有特权,田银那等没关系的地主也不满意。曹不寒而栗,就在他捧着自己的善政沾沾自喜之时,冀州早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另一番模样了。

  “为何没人告诉我?”曹愤然问了一声,继而又觉这话问得太可笑——身边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谁会自找麻烦?似袁涣这等无私之人倒是曾经反映过曹洪、刘勋、郭嘉等人子弟纵横不法,结果不都被自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吗?他沉默片刻,森然道:“明传我教令,赦免输作左校的长社县令杨沛,召他到邺城来。”

  袁涣与董昭对视一眼——要用酷吏这剂猛药了。

  曹着眼睛道:“豪强之事你不必心了,老夫我来办,可最近屯田也出了不少问题,最严重的是屯户逃田。尤其淮南新招募的屯民,据说已逃了小一半,这又该如何治理?”

  袁涣一改方才严厉的口气,悲天悯人道:“百姓安土重迁,不可猝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屯田制已推行多年,仓廪丰实军粮无缺。若依在下之见,也不必强迫屯民了。无家无业的就留下,想回乡的就叫他们去吧,顺从民意也是大德啊。”

  曹治下屯民基本上有四种:一是规定范围,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不管愿不愿意都视为屯民;二是早年收编的黄巾义军及其儿孙子弟;三是战中的民;四是从与敌接壤之地强制迁徙的百姓。屯民虽然不服徭役,但都是军事管制,缴税又高,所以百姓都不愿意当屯民。当初是天下战没办法,能活命就不错了,如今北方渐渐步入安定,与自耕农、佃农一比,屯田俨然快成暴政了,但凡能自谋出路,谁还愿意干这个?而随着局势的变化,曹也不再为粮食发愁了,搞屯田不过是方便养兵戍边,初衷已经变了,也没必要丁丁卯卯那么严格。

  “就照你说的办吧。”曹不免伤怀“时事更易永不停息,看来老夫也该换换新脑筋了。你是治理民生的行家,遇事多替我分分忧,以后在府里做事,有不当之处及早告诉我。”

  “诺。”袁涣起身“那属下先行告退了。”他知道董昭必有机密之事,故而说完就走不多寒暄。

  袁涣一去气氛立时沉寂下来,曹并不瞅董昭一眼,而是斜倚在榻上,才捶着膝头哀怨道:“《尚书》有云‘论道经邦,燮理’,可其中难处又有谁知?老夫听你的话,当了这肩挑天下的丞相,自此便无一安生,里里外外不完的心。你还嫌害我不够,又修邺城又让我儿当官封侯,如今还给冀州添了十四个县,加了这许多差事,真要累死老夫啊!”董昭自不能点破,还得配合他演下去,一脸苦笑道:“寻常之辈自然难以负远,但您岂是凡人?德济天下威名镇远,莫说丞相之责,即便肩上担子再重些又有何妨?”这话实是一语双关,已经一人之下位极人臣了,担子再重些又意味着什么?

  曹并不接这话茬,却转而感叹:“《礼》曰:‘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老夫如今连齐家都办不到,焉敢多求?”他的口气半是谦让半是自嘲。

  董昭越发笑道:“自古君王岂是真循着修齐治平之路?想那齐桓公九合诸侯,尚且宠信竖貂、易牙等宵小;晋文公受封九锡,不免薄待介子推、颠颉等功臣;始皇帝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也曾有屠弟母之事。我大汉高祖皇帝又如何?抛弃子,撇父欺嫂,辱骂贤士,屠戮功臣,莫说齐家,恐怕连修身这一关都过不了,还不是照样平天下?丞相是精明之人,何时也信那些腐儒之言?”

  “话虽如此,毕竟…唉…”曹当然不信修齐治平之类的话,却不得不摆这种姿态,即便面对董昭一人,有些话也要公然摆上桌面。汉室天下这盘大餐要吃,但还要有个文雅的吃相。

  董昭绝不叫曹为难,赶紧话归正题:“丞相功盖天下,莫说增十四个县,即便增十四个郡又有何妨?若以在下之见,增地魏郡仍未尽善而尽美也。”

  “那何为尽善尽美呢?”

  董昭脸上的嬉笑立时不见,猛然跪倒榻前:“自古人臣匡世未有今之功;有今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今丞相有惭德而未尽善,乐保名节而无大责,德美过于伊尹、周公。然太甲、成王未必可逢,今处世民难教化,甚于殷周之时,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丞相虽震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与人,何不稍建封国以自藩卫?丞相忠节无暇,天威在颜,耿弇(yān)下之言,朱英无妄之论,不得过耳。昭受恩非凡,不敢不陈。”董昭朗朗陈词,这番话不啻是直接劝进!

  昔光武帝刘秀未登九五之时夜卧邯郸宫,大将耿弇三更造访,卧榻边陈说利害,劝刘秀自立为帝。战国申君黄歇的门客朱英劝其自立,以避权势太重无妄之灾。当断不断反受其,再绕弯子代汉这一步也要迈出去,未来宫殿都修好了,还能有别的选择吗?董昭已经把话挑明了,曹却依旧不肯把话说死,模棱两可道:“天下未平仗要继续打,你说的事嘛…也可以办,不过要一步步来,切莫着急。”

  董昭极能忖度他的意思:“在下勉力为之,若丞相早定天下当然最好,若事有不顺时不我待,在下也有办法。眼下最要紧的是恢复九州之制。”这已是他第二次提出恢复九州古制,上次是七年前方定邺城之际,那时被荀彧生生顶了回来。如今曹与荀彧的关系已经变了,此事大有可为。

  “好,你就去办吧。”曹答应得痛快,无半点儿不安。

  “若荀令君再加阻拦又当如何?”董昭得把丑话说在前头,讨他一颗定心丸。

  曹微微蹙眉,坐起身望着摇曳的灯,怔怔道:“老夫原本希望与令君共预朝政,但火不厌炽水不痛寒,有些事生使然,不能强人所难。天下之事不能因一人而废止,你无需心存顾虑,只管放手去干。令君若有异议,老夫自有办法处置…”

  自有办法处置?究竟什么办法?董昭想问个明白,话到边又咽了回去——曹、荀之间毕竟共事二十余年,曹能表这个态已很不易,何必非要他亲口说出底线,见势而论吧!

  话方及此又见卞秉匆匆忙忙回来了,还领着凉茂,曹马上钳口,转而问道:“你们还有何事?”

  卞秉拉了一把凉茂,笑道:“群臣都散了,唯有凉长史没走,似有话想跟您提,又犹犹豫豫不敢进,我干脆把他领进来了。凉长史,有话您就跟丞相直说吧。”

  “这…这…”凉茂似乎难以启齿。

  董昭见此情景不知又要耽误多少工夫,他此来就为了讨曹一句话,如今已然吃了定心丸,索也不再多留:“既然丞相还有要务,在下告退。”

  刚才那番话,曹似乎很费了一番心神,只疲惫地扬扬手:“该办什么就去办吧。只是刚到邺城又要回许都,往来奔波多受累了。”

  董昭微微一笑:“为国驱驰理所应当。”说罢快步出堂而去。他言道“为国驱驰”却不知究竟为的是哪一国!卞秉甚是伶俐,早觉出凉茂有难言之隐,不声不响也随着董昭溜了。

  等凉茂反应过来,堂内就只剩曹与他两个人了。曹知道这是个忠厚人,也不忙着问他,指着一旁的坐榻:“坐,这又不是朝会,坐下慢慢说。”

  “不、不。”凉茂连连摆手,又憋了好一阵子,似乎下了很大决心才道“恳请丞相容我辞去五官中郎将长史之位。”

  曹比凉茂预想的要平静得多,未有半分诧异之,反问道:“为何辞职?子桓对你无礼?”

  “不不不,中郎将待在下很好…只是在下才德不堪,难当此重任,还请丞相…请丞相另择…”有些话凉茂实在不知该如何张口。现今曹氏父子之间晴不定,这长史实在难当,曹丕那边不把他当自己人看,曹这边嘴上虽不说,但天长久也会不,还没法为曹丕说好话。这实在是受罪不讨好的差事。凉茂是规规矩矩办实事的人,自认没这份才智居于其间左右逢源,这次河间叛已把他搞得心力瘁,还不如换份踏实差事干。可这话又该怎么说呢?

  曹已看穿其心思,也不叫他为难:“好啦好啦,你也不必再说了,我将你调任别职也就是了。”

  “惭愧惭愧。”凉茂以袖遮面甚是羞赧。

  “这也不怨你,当初老夫让你给子桓充任长史还是欠考虑。你之所长在治国理民,不该拿繁琐之事来纷扰你。这样吧,你去跟子桓知会一声,从明天起依旧回幕府当差,五官中郎将长史我另换旁人。”曹暗暗打算,要找一个久经沧海,处事老练,能镇得住曹丕的人选。

  “谢丞相成全。”凉茂又从怀中掏出一纸薄薄的绢帛放在榻边“这是两个月前中郎将随手写的诗文,他没当回事就扔在桌案上了。属下读了心有所感就收起来了,丞相若是有空不妨过目。”说罢深施一礼,默默退了出去。

  曹轻轻拾起那绢帛,见上面一的小巧行楷,果真是曹丕亲笔所书,还有句短短的小序,轻声默念起来:

  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诸弟皆从,

  不胜思慕,乃作赋曰:

  秋风动兮天气凉,居常不快兮中心伤。

  出北园兮徬徨,望众墓兮成行。

  柯条憯兮无,绿草变兮萎黄。

  感微霜兮零落,随风雨兮飞扬。

  薄暮兮无悰,思不衰兮愈多。

  招延伫兮良从,忽踟蹰兮忘家。

  “这孩子也是有心人啊…”读了这思念父母兄弟的悲诗,曹即便铁石心肠也软了,平心而论曹丕又有什么不好呢?

  曹把这小小的绢帛叠了又叠,似收藏珍宝一样紧紧揣到怀中。平定天下问鼎至尊,若只是打仗那么简单就好了,战场上可以快刀斩麻,这些左右为难的国事家事又当如何抉择呢?这一天曹真的觉得自己老了,许多事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许只有战场才是他这辈子最得意的地方。其实所有难题皆有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及早统一天下。那时候还有什么君臣大防?还有什么嫡庶之论?兴邦立业名正言顺,说什么就是什么!

  渐渐地曹不再想这些纷扰的问题了,而是把思绪移向了东南,第二次南征的筹划已出现在他脑海中…  wWW.wXIAnxS.com 
上一章   卑鄙的圣人:曹操8   下一章 ( → )
《卑鄙的圣人:曹操8》是王晓磊的最新小说,无限小说网提供卑鄙的圣人:曹操8最新章节TXT免费阅读,无限小说网第一时间为您提供卑鄙的圣人:曹操8最新章节,尽力最快速更新卑鄙的圣人:曹操8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小说免费网。